背景 作为程序员,应该都听说过NAT(Network Address Transfer,网络地址转换)这一技术名词,并或多或少大概知道其原理与作用--NAT是用于解决IPv4地址不够用,保证我们能够在IPv6普及前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互联网而广泛使用的一个技术,其原理正如其名称所示:其可以将私网IP通过
https://www.itblogcn.com/article/1844.html 文章目录 设置笔记本 WIFI 走外网,网线走内网: 1.查看路由表: 2.删除默认路由: 3.添加 WiFi 路由(走外网): 4.添加网卡路由(走内网): 优先级设置(可选) 设置笔记本 WIFI 走外网,网线
昨天分别在外网和无外网环境下安装PostgreSQL,有外网环境下安装的相当顺利。但是在无外网环境下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了,可谓十有八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搭建一下。 PostgreSQL安装完成后第一件事便是做相关测试,然后调整参数。 /*CPU 查看CPU型号*/ cat /proc/cpuinfo
https://www.cnblogs.com/fengzi7314/p/16337852.html 第一步,创建deploy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k8s版本不同,api可能也不同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myng
https://www.cnblogs.com/jackssybin/p/16282788.html 1.什么是网关 API网关是一个系统的唯一入口。是众多分布式服务唯一的一个出口。它做到了物理隔离,内网服务只有通过网关才能暴露到外网被别人访问。简而言之:网关就是你家的大门 2.提供了哪些功能 身份
Firewall-cmd 启用NAT开放内网机器通过能上网的机器访问外网的方法 背景说明 昨天的处置已经可以让外部可以使用唯一的电信IP地址访问内部交换机的服务器了. 但是今天的场景是想让内网交换机的服务器通过能够上网的机器进行上外网的操作. 之前整理过很多通过apache后者是nginx的正方向代
测试环境 3台服务器:ceph配置内外网分离,外网使用万兆线,内网使用千兆线,osd共21个。 1台客户端:安装fio工具、内核客户端,使用万兆线。 测试目的 针对fio工具中的iodepth(队列深度)和numjobs(线程数)参数,分析使用fio工具时,哪个参数对带宽值测试结果影响比较大。 测试
linux导出安装包 1 背景 部署企业内网环境,主机无法连通外网.不能直接使用yum install安装程序.针对此种情况有如下两个安装办法 源码安装(需要编译环境,安装复杂,容易出错,不推荐) 使用rpm离线安装(需要离线安装包,简单,推荐) 2 依赖 linux安装包多数有依赖关系,在导出离线
近日在使用docker在腾讯云服务器上部署项目 运行容器时死活访问不了网络,不论是外网还是内网。 最后找到原因是docker容器ip网段与服务器内网ip网段冲突导致的 使用此命令查看到 ifconfig 1 可以看到ip段冲突了 咱们重建docker的ip段 首先删除docker的网卡docker0
# 背景 测试环境有一个后台服务,部署在内网服务器A上(无外网地址),给app提供接口。app访问这个后台服务时,ip地址是公网地址,那这个请求是如何到达我们的内网服务器A呢,这块我咨询了网络同事,我画了简图如下: 的包同步到本地文件中 1. 安装 reposync 命令 [root@V10SP1-1 ~]# yum install -y dnf-plugins-core 2. 常用选项以及参数 选项含义 -c [file] 指定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