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下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

一下,arraylist,linkedlist,区别 · 浏览次数 : 447

小编点评

**2.4 LinkedList 的迭代器** * 由于 LinkedList 本身是双向的,所以只提供了 1 个迭代器:`ListIterator`。 * 迭代器中包含两个指针,`next` 和 `last`,用于指向链表中当前和最后节点。 * `ListIterator` 提供了 `next()` 和 `previous()` 方法,用于遍历和访问链表中的元素。 **2.5 LinkedList 的序列化过程** * 序列化过程只考虑有效数据,即链表节点的有效属性。 * 序列化过程首先写入链表长度,然后写入节点上的有效数据。 * 反序列化过程读取链表长度,然后读取节点上的有效数据并将其添加到 `last` 指针的位置。 **2.6 LinkedList 的 clone() 过程** * `clone()` 方法克隆 LinkedList,但并不会复制指向链表末端的 `first` 和 `last` 指针。 * 由于 `first` 和 `last` 指针是引用类型,因此在 `clone()` 中需要实现深拷贝。 * 复制过程中,需要依次将原链表中的元素添加到新链表中。 **3. 总结** 1. LinkedList 是基于链表的线性表,具备 List、Queue 和 Stack 的行为。 2. 在查询指定位置的节点时,如果索引位置小于 size/2,则从头节点开始找,否则从尾节点开始找。 3. LinkedList 重写了序列化过程,只处理链表节点中有效的元素。 4. LinkedList 和 ArrayList 都不考虑线程同步,不保证线程安全。 5. 在 Java 中的 Queue 和 Stack 的数组实现是什么呢,这个我们在下篇文章讨论,请关注。

正文

本文已收录到 AndroidFamily,技术和职场问题,请关注公众号 [彭旭锐] 提问。

前言

大家好,我是小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聊到了基于动态数组 ArrayList 线性表,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基于链表的线性表 —— LinkedList。


小彭的 Android 交流群 02 群已经建立啦,扫描文末二维码进入~


思维导图:


1. LinkedList 的特点

1.1 说一下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

  • 1、数据结构: 在数据结构上,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都是 “线性表”,都继承于 Java 的 List 接口。另外 LinkedList 还实现了 Java 的 Deque 接口,是基于链表的栈或队列,与之对应的是 ArrayDeque 基于数组的栈或队列;
  • 2、线程安全: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都不考虑线程同步,不保证线程安全;
  • 3、底层实现: 在底层实现上,ArrayList 是基于动态数组的,而 LinkedList 是基于双向链表的。事实上,它们很多特性的区别都是因为底层实现不同引起的。比如说:
    • 在遍历速度上: 数组是一块连续内存空间,基于局部性原理能够更好地命中 CPU 缓存行,而链表是离散的内存空间对缓存行不友好;
    • 在访问速度上: 数组是一块连续内存空间,支持 O(1) 时间复杂度随机访问,而链表需要 O(n) 时间复杂度查找元素;
    • 在添加和删除操作上: 如果是在数组的末尾操作只需要 O(1) 时间复杂度,但在数组中间操作需要搬运元素,所以需要 O(n)时间复杂度,而链表的删除操作本身只是修改引用指向,只需要 O(1) 时间复杂度(如果考虑查询被删除节点的时间,复杂度分析上依然是 O(n),在工程分析上还是比数组快);
    • 额外内存消耗上: ArrayList 在数组的尾部增加了闲置位置,而 LinkedList 在节点上增加了前驱和后继指针。

1.2 LinkedList 的多面人生

在数据结构上,LinkedList 不仅实现了与 ArrayList 相同的 List 接口,还实现了 Deque 接口(继承于 Queue 接口)。

Deque 接口表示一个双端队列(Double Ended Queue),允许在队列的首尾两端操作,所以既能实现队列行为,也能实现栈行为。

Queue 接口:

拒绝策略 抛异常 返回特殊值
入队(队尾) add(e) offer(e)
出队(队头) remove() poll()
观察(队头) element() peek()

Queue 的 API 可以分为 2 类,区别在于方法的拒绝策略上:

  • 抛异常:

    • 向空队列取数据,会抛出 NoSuchElementException 异常;
    • 向容量满的队列加数据,会抛出 IllegalStateException 异常。
  • 返回特殊值:

    • 向空队列取数据,会返回 null;
    • 向容量满的队列加数据,会返回 false。

Deque 接口:

Java 没有提供标准的栈接口(很好奇为什么不提供),而是放在 Deque 接口中:

拒绝策略 抛异常 等价于
入栈 push(e) addFirst(e)
出栈 pop() removeFirst()
观察(栈顶) peek() peekFirst()

除了标准的队列和栈行为,Deque 接口还提供了 12 个在两端操作的方法:

拒绝策略 抛异常 返回值
增加 addFirst(e)/ addLast(e) offerFirst(e)/ offerLast(e)
删除 removeFirst()/ removeLast() pollFirst()/ pollLast()
观察 getFirst()/ getLast() peekFirst()/ peekLast()

2. LinkedList 源码分析

这一节,我们来分析 LinkedList 中主要流程的源码。

2.1 LinkedList 的属性

  • LinkedList 底层是一个 Node 双向链表,Node 节点中会持有数据 E 以及 prev 与next 两个指针;
  • LinkedList 用 firstlast 指针指向链表的头尾指针。

LinkedList 的属性很好理解的,不出意外的话又有小朋友出来举手提问了:

  • 🙋🏻‍♀️ 疑问 1:为什么字段都不声明 private 关键字?

这个问题直接回答吧。我的理解是:因为内部类在编译后会生成独立的 Class 文件,如果外部类的字段是 private 类型,那么编译器就需要通过方法调用,而 non-private 字段就可以直接访问字段。

  • 🙋🏻‍♀️ 疑问 2:为什么字段都声明 transient 关键字?

这个问题我们在分析源码的过程中回答。

疑问比 ArrayList 少很多,LinkedList 真香(还是别高兴得太早吧)。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extends AbstractSequentialList<E>
    implements List<E>, Deque<E>,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疑问 1:为什么字段都不声明 private 关键字?
    // 疑问 2:为什么字段都声明 transient 关键字?
    // 元素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 0;

    // 头指针
    transient Node<E> first;

    // 尾指针
    transient Node<E> last;

    // 链表节点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 节点数据
        // (类型擦除后:Object item;)
        E item;
        // 前驱指针
        Node<E> next;
        // 后继指针
        Node<E> prev;

        Node(Node<E> prev, E element, Node<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

2.2 LinkedList 的构造方法

LinkedList 有 2 个构造方法:

  • 1、无参构造方法: no-op;
  • 2、带集合的构造: 在链表末尾添加整个集合,内部调用了 addAll 方法将整个集合添加到数组的末尾。
// 无参构造方法
public LinkedList() {
}

// 带集合的构造方法
public LinkedList(Collection<? extends E> c) {
    this();
    addAll(c);
}

// 在链表尾部添加集合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 索引为 size,等于在链表尾部添加
    return addAll(size, c);
}

2.3 LinkedList 的添加方法

LinkedList 提供了非常多的 addXXX 方法,内部都是调用一系列 linkFirstlinkLastlinkBefore 完成的。如果在链表中间添加节点时,会用到 node(index) 方法查询指定位置的节点。

其实,我们会发现所有添加的逻辑都可以用 6 个步骤概括:

  • 步骤 1: 找到插入位置的后继节点(在头部插入就是 first,在尾部插入就是 null);
  • 步骤 2: 构造新节点;
  • 步骤 3: 将新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前驱节点(在头部插入就是 null,在尾部插入就是 last);
  • 步骤 4: 将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后继节点(在头部插入就是 first,在尾部插入就是 null);
  • 步骤 5: 将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在头部插入没有这个步骤);
  • 步骤 6: 将后继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新节点(在尾部插入没有这个步骤)。

分析一下添加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区分在链表两端或中间添加元素的情况共:

  • 如果是在链表首尾两端添加: 只需要 O(1) 时间复杂度;
  • 如果在链表中间添加: 由于需要定位到添加位置的前驱和后继节点,所以需要 O(n) 时间复杂度。如果事先已经获得了添加位置的节点,就只需要 O(1) 时间复杂度。

添加方法

public void addFirst(E e) {
    linkFirst(e);
}

public void addLast(E e) {
    linkLast(e);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if (index == size)
        // 在尾部添加
        linkLast(element);
    else
        // 在指定位置添加
        linkBefore(element, node(index));
}

publ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 {
    return addAll(size, c);
}

// 在链表头部添加
private void linkFirst(E e) {
    // 1. 找到插入位置的后继节点(first)
    final Node<E> f = first;
    // 2. 构造新节点
    // 3. 将新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前驱节点(null)
    // 4. 将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后继节点(f)
    // 5. 将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前驱节点是 null,所以没有这个步骤)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null, e, f);
    // 修改 first 指针
    first = newNode;
    if (f == null)
        // f 为 null 说明首个添加的元素,需要修改 last 指针
        last = newNode;
    else
        // 6. 将后继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新节点
        f.prev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 在链表尾部添加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E> l = last;
    // 1. 找到插入位置的后继节点(null)
    // 2. 构造新节点
    // 3. 将新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前驱节点(l)
    // 4. 将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后继节点(null)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 修改 last 指针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 l 为 null 说明首个添加的元素,需要修改 first 指针
        first = newNode;
    else
        // 5. 将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
        l.next = newNode;
    // 6. 将后继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新节点(后继节点是 null,所以没有这个步骤)
    size++;
    modCount++;
}

// 在指定节点前添加
// 1. 找到插入位置的后继节点
void linkBefore(E e, Node<E> succ) {
    final Node<E> pred = succ.prev;
    // 2. 构造新节点
    // 3. 将新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前驱节点(pred)
    // 4. 将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后继节点(succ)
    final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succ);
    succ.prev = newNode;
    if (pred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 5. 将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
        pred.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 在指定位置添加整个集合元素
// index 为 0:在链表头部添加
// index 为 size:在链表尾部添加
public boolean addAll(int index, Collection<? extends E> c)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 事实上,c.toArray() 的实际类型不一定是 Object[],有可能是 String[] 等
    // 不过,我们是通过 Node中的item 承接的,所以不用担心 ArrayList 中的 ArrayStoreException 问题
    Object[] a = c.toArray();
    // 添加的数组为空,跳过
    int numNew = a.length;
    if (numNew == 0)
        return false;

    // 1. 找到插入位置的后继节点
    // pred:插入位置的前驱节点
    // succ:插入位置的后继节点
    Node<E> pred, succ;
    if (index == size) {
        succ = null;
        pred = last;
    } else {
        // 找到 index 位置原本的节点,插入后变成后继节点
        succ = node(index);
        pred = succ.prev;
    }
    // 插入集合元素
    for (Object o : a) {
        E e = (E) o;
        // 2. 构造新节点
        // 3. 将新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前驱节点
        Node<E> newNode = new Node<>(pred, e, null);
        if (pred == null)
            // pred 为 null 说明是在头部插入,需要修改 first 指针
            first = newNode;
        else
            // 5. 将前驱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新节点
            pred.next = newNode;
        // 修改前驱指针
        pred = newNode;
    }

    if (succ == null) {
        // succ 为 null 说明是在尾部插入,需要修改 last 指针
        last = pred;
    } else {
        // 4. 将新节点的 next 指针指向后继节点
        pred.next = succ;
        // 6. 将后继节点的 prev 指针指向新节点
        succ.prev = pred;
    }
    // 数量增加 numNew
    size += numNew;
    modCount++;
    return true;
}

// 将 LinkedList 转化为 Object 数组
public Object[] toArray() {
    Object[] result = new Object[size];
    int i = 0;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result[i++] = x.item;
    return result;
}

在链表中间添加节点时,会用到 node(index) 方法查询指定位置的节点。可以看到维持 first 和 last 头尾节点的作用又发挥出来了:

  • 如果索引位置小于 size/2,则从头节点开始找;
  • 如果索引位置大于 size/2,则从尾节点开始找。

虽然,我们从复杂度分析的角度看,从哪个方向查询是没有区别的,时间复杂度都是 O(n)。但从工程分析的角度看还是有区别的,从更靠近目标节点的位置开始查询,实际执行的时间会更短。

查询指定位置节点

// 寻找指定位置的节点,时间复杂度:O(n)
Node<E> node(int index) {
    if (index < (size >> 1)) {
        // 如果索引位置小于 size/2,则从头节点开始找
        Node<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 如果索引位置大于 size/2,则从尾节点开始找
        Node<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LinkedList 的删除方法其实就是添加方法的逆运算,我们就不重复分析了。

// 删除头部元素
public E removeFirst() {
    final Node<E> f = first;
    if (f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unlinkFirst(f);
}

// 删除尾部元素
public E removeLast() {
    final Node<E> l = last;
    if (l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return unlinkLast(l);
}

// 删除指定元素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2.4 LinkedList 的迭代器

Java 的 foreach 是语法糖,本质上也是采用 iterator 的方式。由于 LinkedList 本身就是双向的,所以 LinkedList 只提供了 1 个迭代器:

  • ListIterator listIterator(): 双向迭代器

与其他容器类一样,LinkedList 的迭代器中都有 fail-fast 机制。如果在迭代的过程中发现 expectedModCount 变化,说明数据被修改,此时就会提前抛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当然也不一定是被其他线程修改)。

public ListIterator<E> listIterator(int index) {
    checkPositionIndex(index);
    return new ListItr(index);
}

// 非静态内部类
private class ListItr implements ListIterator<E> {
    private Node<E> lastReturned;
    private Node<E> next;
    private int nextIndex;
    // 创建迭代器时会记录外部类的 modCount
    private int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ListItr(int index) {
        next = (index == size) ? null : node(index);
        nextIndex = index;
    }

    public E next() {
        // 更新 expectedModCount
        checkForComodification();
        ...
    }
    ...
}

2.5 LinkedList 的序列化过程

  • 🙋🏻‍♀️ 疑问 2:为什么字段都声明 transient 关键字?

LinkedList 重写了 JDK 序列化的逻辑,不序列化链表节点,而只是序列化链表节点中的有效数据,这样序列化产物的大小就有所降低。在反序列时,只需要按照对象顺序依次添加到链表的末尾,就能恢复链表的顺序。

// 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只考虑有效数据

// 序列化过程
private void writeObject(java.io.ObjectOutputStream s)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
    // Write out any hidden serialization magic
    s.defaultWriteObject();

    // 写入链表长度
    s.writeInt(size);

    // 写入节点上的有效数据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s.writeObject(x.item);
}

// 反序列化过程
private void readObject(java.io.ObjectInputStream s)
    throws java.io.IOException, ClassNotFoundException {
    // Read in any hidden serialization magic
    s.defaultReadObject();

    // 读取链表长度
    int size = s.readInt();
		
    // 读取有效元素并用 linkLast 添加到链表尾部
    for (int i = 0; i < size; i++)
        linkLast((E)s.readObject());
}

2.6 LinkedList 的 clone() 过程

LinkedList 中的 first 和 last 指针是引用类型,因此在 clone() 中需要实现深拷贝。否则,克隆后两个 LinkedList 对象会相互影响:

private LinkedList<E> superClone() {
    try {
        return (LinkedList<E>) 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throw new InternalError(e);
    }
}

public Object clone() {
    LinkedList<E> clone = superClone();

    // Put clone into "virgin" state
    clone.first = clone.last = null;
    clone.size = 0;
    clone.modCount = 0;

    // 将原链表中的数据依次添加到新立案表中
    for (Node<E> x = first; x != null; x = x.next)
        clone.add(x.item);

    return clone;
}

2.7 LinkedList 如何实现线程安全?

有 5 种方式:

  • 方法 1 - 使用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 包装类: 原理也是在所有方法上增加 synchronized 关键字;
  • 方法 2 - 使用 ConcurrentLinkedQueue 容器类: 基于 CAS 无锁实现的线程安全队列;
  • 方法 3 - 使用 LinkedBlockingQueue 容器: 基于加锁的阻塞队列,适合于带阻塞操作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方法 4 - 使用 LinkedBlockingDeque 容器: 基于加锁的阻塞双端队列,适合于带阻塞操作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 方法 5 - 使用 ConcurrentLinkedDeque 容器类: 基于 CAS 无锁实现的线程安全双端队列。

3. 总结

  • 1、LinkedList 是基于链表的线性表,同时具备 List、Queue 和 Stack 的行为;

  • 2、在查询指定位置的节点时,如果索引位置小于 size/2,则从头节点开始找,否则从尾节点开始找;

  • 3、LinkedList 重写了序列化过程,只处理链表节点中有效的元素;

  • 4、LinkedList 和 ArrayList 都不考虑线程同步,不保证线程安全。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提到了 List 的数组实现 ArrayList,而 LinkedList 不仅是 List 的链表实现,同时还是 Queue 和 Stack 的链表实现。那么,在 Java 中的 Queue 和 Stack 的数组实现是什么呢,这个我们在下篇文章讨论,请关注。


小彭的 Android 交流群 02 群


与说一下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相似的内容:

说一下 ArrayList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

本文已收录到 AndroidFamily,技术和职场问题,请关注公众号 [彭旭锐] 提问。 前言 大家好,我是小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聊到了基于动态数组 ArrayList 线性表,今天我们来讨论一个基于链表的线性表 —— LinkedList。 小彭的 Android 交流群 02 群已经建立

说一下 ArrayDeque 和 LinkedList 的区别?

大家好,我是小彭。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聊到了基于链表的 Queue 和 Stack 实现 —— LinkedList。那么 Java 中有没有基于数组的 Queue 和 Stack 实现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小彭的 Android 交流群 02 群已经建立啦,扫描文末二维码进入~ 思维导

C#中关于 object,dynamic 一点使用心得

首先说一下使用场景 WebAPI接口入参使用 object和 dynamic 后续解析和处理 1.object和dynamic 区别 在.NET中,object和dynamic也有一些区别: object:object是.NET中的顶级类,所有类都是object的子类。在C#中,您可以使用objec

JVM内存学习 2.0

先说一下结果 1. Linux的内存分配是惰性分配的. APP申明了 kernel并不会立即进行初始化和使用. 2. JVM的内存主要分为, 堆区, 非堆区, 以及jvm使用的其他内存. 比如直接内存等. 3. top看到的内存与pmap 查询出来的内存基本一样. top的RES和pmap的RSS基

【最佳实践】MongoDB导出导入数据

首先说一下这个3节点MongoDB集群各个维度的数据规模: 1、dataSize: 1.9T 2、storageSize: 600G 3、全量备份-加压缩开关:186G,耗时 8h 4、全量备份-不加压缩开关:1.8T,耗时 4h27m 具体导出的语法比较简单,此处不再赘述,本文重点描述导入的优化过

static_cast与dynamic_cast到底是什么?

写这个随笔说一下C++的static_cast和dynamic_cast用在子类与父类的指针转换时的一些事宜。首先,【static_cast,dynamic_cast】【父类指针,子类指针】,两两一组,共有4种组合:用 static_cast 父类转子类、用 static_cast 子类转父类、使用

我的第一个项目(十三) :组件间传值的一些方案(vuex,eventbus,localStorage)

好家伙, 先说一下我的需求,我要组件间传值 1.eventBus 前端兄弟组件传值eventbus无法使用 不报错也不触发,就很奇怪 //eventBus.js import Vue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new Vue(); //Mylogin.vue

快慢指针技巧

快慢指针技巧 在说快慢指针之前,我们先说一下双指针。 双指针 双指针:使用两个指针来解决问题。 所谓的指针其实就是指数组的下标,或者链表的节点的地址。 我们以数组为例介绍一下。 有两个指针分别存储着数组的两个下标,这就是双指针。 那快慢指针是什么呢? 快慢指针 快慢指针,就是一个指针走得慢,另一个指

后端每日一题 1:说一下三次握手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腐烂的橘子 三次握手的流程 第 1 步 - 初始连接请求 SYN(Synchronize) 服务端状态 LISTEN,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一个 SYN 标志位的报文段(TCP segment) 这个报文段包含初始序列号 x,以及最大报文段大小等字段 客户端发送报文后,状态设置为 SY

踩坑记录:windows11下使用 VS2022 和 PCL1.14.1 配置点云开发环境

闲话不多说,具体在windows下下载PCL与解压pcl可以看https://www.yuque.com/huangzhongqing/pcl/这位大佬的文章,那我就具体说一下踩过点坑: 踩坑点1: 按照大佬的文章的步骤进行解压与下载,我的PCL环境下在了K盘中,但是最后不知怎么的我的openn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