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__new__方法
思考:
a. 我们创建实例是通过什么方法创建的呢?
b. 类每次实例化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如果要求类只能被实例化一次该怎么做呢?===通过单利模式实现
c.什么是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
1、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这个类称为单例类,单例模式是一种对象创建型模式
2、是一种常用的软件设计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某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存在。当你希望在整个系统中,某个类只能出现一个实例时,单例对象就能派上用场
3、如果instance是None,则创建对象并赋值给instance,如果instance等于之前创建的对象,则直接返回复制
例1:创建单例典范(保证只有一个对象,只执行一次init方法)复制
问题:
类每次实例化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如果要求类只能被实例化一次该怎么做呢?
a:用__new__方法实现单例模式可以当成一个范式记忆
b:节省空间
c:new 方法在实例化的时候最先被执行
步骤:复制
# 单例模式思路:
# 需要生成一个实例===》通过一个方法创建的===》通过object中的__new__方法生成的实例===>返回地址空间
# 以下写法a与a2就不再是独立的实例
# 每次实例的时候都会开辟一个新的空间
# a=A() # 通过object中的__new__方法生成的实例
# a2=A()
# 需求:这个类只能够我一个人使用怎么办?(这个实例实例化了就不能够再创建实例了)
# 只让__new__创建一个实例,重写====》加个条件===》super
# 条件:第一次实例的时候、保存第一次创建的实例 (创建并保存)
# 不是第一次实例的时候:返回第一次创建的实例地址复制
class A(object): instance = None # 这个属性要在方法外面 #def __init__(self): # 这个方法可以不写,直接写属性就行 # name='aa' # cls==》当前类 A # 初始化在__new__方法之后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 重写object类中的new方法 # hasattr(cls,'instance')为True,加个not就是False语句 # if not hasattr(cls,'instance'): # instance是一个随便写的属性 if not cls.instance: # 创建一个实例并把实例地址空间保存到cls.instance中 cls.instance=super().__new__(cls) # new方法来自与object类 # A.instance = super().__new__(A) # cls==A # else: # 不满足就返回 return cls.instance # cls.instance为第一次创建的地址空间 a=A() a.name='小米' # 初始化,如果这行代码注释的话就没有初始化实例 print(a.name) # 当第二次创建实例直接返回地址空间==》cls.instance a2=A() print(a2.name) print(id(a)) print(id(a2))复制
运行截图:
延伸1.:hasattr 方法
class A(object): name='小明' a=A() # hasattr这个方法是查找有没有这个属性返回bool值,前面放得是类名或者实例,后面是属性变量 print(hasattr(a,'name')) # True print(hasattr(a,'name1')) # False复制
运行截图:
延伸2:初始化的重要性
class A(object): instance = None # 这个属性要在方法外面 name='aa' # 初始化在__new__方法之后 def __new__(cls, *args, **kwargs): # 重写object类中的new方法 # hasattr(cls,'instance')为True,加个not就是False语句 # if not hasattr(cls,'instance'): # instance是一个随便写的属性 if not cls.instance: # 创建一个实例并把实例地址空间保存到cls.instance中 cls.instance=super().__new__(cls) # new方法来自与object类 # A.instance = super().__new__(A) # cls==A # else: # 不满足就返回 return cls.instance # cls.instance为第一次创建的地址空间 a=A() # a.name='小米' # 如果注释的话这里代表实例没有初始化 print(a.name) print(a.__dict__) # 如果没有初始化空值 # 当第二次创建实例直接返回地址空间==》cls.instance a2=A() print(a2.name) print(a2.__dict__) print(id(a)) print(id(a2))复制
运行截图:
第二部分:定制属性访问
思考:
a. 如何判断一个实例里面有某个属性呢?
b. 怎样删除实例属性呢?
c. 同样的怎样删除变量呢?
例1:
# 定制属性访问 class A(object): pass def __getattr__(self, item): return '写错了' a=A() a.name='小明' # 增加或者修改 print(a.name) # 查找==》内容 print(hasattr(a,'name')) # 查找==》返回的是bool类型 # print(hasattr(a,'name22')) # False # 判断是否存在属性,如果属性存在则进行下一步操作 print(getattr(a,'name')) # 小明 # print(getattr(a,'name2')) # AttributeError: 'A'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name2' print(getattr(a,'name2','222')) # 222为默认值 调用__getattr__ print(a.__getattribute__('name')) # 小明 # AttributeError: 'A'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name2' # print(a.__getattribute__('name2')) # 小明 a.name='小满哥' # 修改 print(a.name) # 修改跟添加一样,有则改无则增加 setattr(a,'name','xiaoxiao') # 修改 (实例、属性、属性值) setattr(a,'name2','xiaofei') # 添加 (实例、属性、属性值) print(a.name) # xiaoxiao print(a.name2) # xiaofei a.__setattr__('name3','xiaohua') # 修改 print(a.name3) # 删除 # delattr(a,'name') # a.__delattr__('name') # print(a.name) # del a # 删除实例复制
运行截图:
第三部分:描述符(比较抽象的一个概念,了解即可)
一个类中如果实现了__get__、__set__、__delete__中某一个方法就称为描述符复制
思考:
如果在一个类中实例化另一个类,对这个属性进行访问的时候怎么做的?
class A: # 当这个类在另一个类中当做属性的时候并访问这个属性被调用 # 如果把这个get方法注释不写输出<__main__.A object at 0x000001F28B996080> def __get__(self, instance, owner): return 'get' # 在修改的时候调用 def __set__(self, instance, value): print('set') # 在删除的时候调用 def __delete__(self, instance): print('del') class B: name='aa' a=A() # 1.实例化 2.把a当做属性 b=B() # 查 print(b.a) # a为属性,可以访问 输出 get 实际调用的是get魔术方法 print(b.name) # # 修改 b.a=123 # 删除 del b.a复制
运行截图:
第四部分:装饰器(本质是函数,能够实现在不修改原来的函数的基础上添加功能)
1. 回顾知识点:
闭包:外层函数返回内层函数复制
def f1(obj): # obj就代表是f3 print('这里是f1') print(obj) # 以下f2()函数代码只有被调用才执行 def f2(): obj() # 调用f3 print('这里是f2') return f2 def f3(): print('这里是f3') # # 通过参数aa接受===>f2 aa=f1(f3) # 执行f1 把f3当做一个参数传进去 # aa() # 输出顺:序这里是f3 这里是f2复制
运行截图:
2. 装饰器的作用(在不改变别人代码的同时添加新的功能)
# 以下为自己写的装饰器 def f1(obj): # obj就代表是f3 print('这里是f1') # 添加格外的功能 def f2(): obj() # 调用f3 print('这里是f2') return f2 @f1 # 这个相当与以上===》f1(f3) 即调用f1 def f3(): # 把f3当做是别人已经写好的方法 print('这里是f3') f3() # 执行f3 ====》a() 实际就是在调用f2函数复制
运行截图:
3. Python也有自带的装饰器(以下python自带的三个内置装饰器)
class A: @property # 这个装饰器的作用:就像访问属性一样访问方法 def area(self): print('这里是area方法') @staticmethod # def func(): print('这里是func方法') @classmethod # 把第一个参数变成类本身 # def show(self): # print(self) # print('这里是show函数')】 # 改为以下写法 def show(cls): print(cls) print('这里是show函数') a=A() a.area a.func() # 无需传参 可以用类调用 A.func() a.show() # <class '__main__.A'> print(A) # <class '__main__.A'>复制
运行截图:
4. 类装饰器(用的不多)
func()
以下完善写法:
代码如下:
class Test_Class: def __init__(self,func): print('这是初始化') self.func=func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return self.func # 返回值说明调用了fun函数 @Test_Class # ====》调用Test_Class 函数并把fun函数传进去,然后通过参数func接受 def fun(): print('这里是fun函数') fun()() # fun()复制
作业:测试type和isinstance两个函数,那个速度更加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