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前言:sar是一个Linux下的监控工具,一直站在鄙视链的顶端。但是往往因繁多的参数,让人望而生畏,不知道怎么使用。然而这么强大命令并非是无章可循,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来分析这个工具,就会发现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
一:sar命令概述
- #格式
- sar -n DEV 1 5
- -n:次数
- DEV:类型参数
- 1:时间间隔
- 5:次数
1.1sar概述
sar命令很简单,它的参数主要分为四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和第三、四部分,是可选的,也就是说,最终要的参数,就剩下一个,那就是选项。不带选项默认是-u。
1.选项,也就是我们要获取的是哪个类型的指标数据,这里的-n,代表的是监控一些网络信息
2.类型参数,有的类型带有参数,有的没有。这里的DEV,代表的是监控网卡信息
3.时间间隔,表示多少秒采样一次数据,这里的1就是1秒
4.次数,表示采样的次数。比如时间间隔是3,采样次数是4,那么sar命令将会阻塞12秒钟
1.2sar常用选项
选项 | 功能 |
-A | 所有报告的总和 |
-u | 输出CPU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 |
-v | 输出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的统计信息 |
-d | 输出每一个块设备的活动信息 |
-r | 输出内存和交换空间的统计信息 |
-b | 显示I/O和传送速率的统计信息 |
-a | 文件读写情况 |
-c | 输出进程统计信息,每秒创建的进程数 |
-R | 输出内存页面的统计信息 |
-y | 终端设备活动情况 |
-w | 输出系统交换活动信息 |
1.3常用参数
默认监控: sar 1 1 // CPU和IOWAIT统计状态
sar -b 1 1 // IO传送速率
sar -B 1 1 // 页交换速率
sar -C 1 1 // 进程创建的速率
sar -d 1 1 // 块设备的活跃信息
sar -n DEV 1 1 // 网路设备的状态信息
sar -n SOCK 1 1 // SOCK的使用情况
sar -n ALL 1 1 // 所有的网络状态信息
sar -P ALL 1 1 // 每颗CPU的使用状态信息和IOWAIT统计状态
sar -q 1 1 // 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和负载的状态
sar -r 1 1 // 内存和swap空间使用情况
sar -R 1 1 // 内存的统计信息(内存页的分配和释放、系统每秒作为BUFFER使用内存页、每秒被cache到的内存页)
sar -u 1 1 // CPU的使用情况和IOWAIT信息(同默认监控)
sar -v 1 1 // inode, file and other kernel tablesd的状态信息
sar -w 1 1 // 每秒上下文交换的数目
sar -W 1 1 // SWAP交换的统计信息(监控状态同iostat 的si so)
sar -y 1 1 // TTY设备的活动状态
sar -h // 查看帮助
二:CPU资源监控
2.1整体CPU使用统计(-u)
使用-u选项,sar输出整体CPU的使用情况,不加选项时,默认使用的就是-u选项。以下命令显示采样时间为3s,采样次数为2次,整体CPU的使用情况:
sar 3 2 (或者 sar -u 1 3)
sar -u 1 3 或 sar 1 3 (1:每隔一秒刷新一次,3:刷新3次)
也可以使用 -p 查看全天
输出项 | 详细说明 |
CPU | all表示统计信息为所有CPU的平均值 |
%user | 显示在用户级别(application)运行使用CPU总时间的百分比 |
%nice | 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的CPU使用率 |
%system | 内核空间的CPU使用率,在核心级别(kernel)运行使用CPU总时间的百分比 |
%iowait | 显示用于等待I/O操作占用CPU总时间的百分比 |
%steal | 管理程序(hypervisor)为另一个虚拟进程提供服务而等待虚拟CPU的百分比 |
%idle | 显示CPU空闲时间占用CPU总时间的百分比 |
在以上的显示当中,主要看%iowait和%idle,%iowait过高表示存在I/O瓶颈,即磁盘IO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如果%idle过低表示CPU使用率比较严重,需要结合内存使用等情况判断CPU是否瓶颈
2.2各个CPU使用统计(-P)
- sar -P ALL 1 1 #对每个内核输出统计信息
-
- sar -P 0 1 1 #显示第一个内核的统计信息
“-P ALL”选项指示对每个内核输出统计信息:
2.3将CPU使用情况保存到文件中
- sar -u -o test 4 3
- #每4秒采样1次,连续采样3次,将采样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test中
- sar -u -f test
- #查看二进制文件的内容
三:内存监控
3.1内存和交换空间监控
使用-r选项可显示内存统计信息,以下命令显示以1秒为采样时间,显示3次内存信息:
sar -r 1 3 (1:每隔一秒刷新一次,3:刷3次)
输出项 | 详细说明 |
kbmemfree | 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free值基本一致,所以不包括buffer和cache空间 |
kbmemused | 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used值基本一致,所以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
%memused | 这个值是kbmemused和内存总量(不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
kbbuffers和kbcached | 这俩个值就是free命令中的buffer和cache |
kbcommit | 保证当前系统所需要的内存,即为了确保不溢出而需要的内存(RAM+swap) |
%commit | 这个值是kbcommit与内存总量(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可以看做内存使用量的百分比) |
3.2内存分页监控
- sar -B 5 3
- #每5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内存分页
输出项说明:
选项 | 说明 |
pgpgin/s | 表示每秒从磁盘或SWAP置换到内存的字节数(KB) |
pgpgout/s | 表示每秒从内存置换到磁盘或SWAP的字节数(KB) |
fault/s | 每秒钟系统产生的缺页数,即主缺页与次缺页之和(major + minor) |
majflt/s | 每秒钟产生的主缺页数 |
pgfree/s | 每秒被放入空闲队列中的页个数 |
pgscank/s | 每秒被kswapd扫描的页个数 |
pgscand/s | 每秒直接被扫描的页个数 |
pgsteal/s | 每秒钟从cache中被清除来满足内存需要的页个数 |
%vmeff | 每秒清除的页(pgsteal)占总扫描页(pgscank+pgscand)的百分比 |
3.3系统交换活动信息监控
sar -w 1 3 (1:每秒上下文交换的数目,3:刷新三次)
pswpin/s | 每秒系统换入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
pswpout/s | 每秒系统换出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
四:I/O和传送速率监控与磁盘使用情况
sar的I/O和磁盘使用情况是有点重合的
4.1整体I/O情况(-b)
sar -b 1 3 (1:每隔一秒刷新一次,3:刷新3次)
输出项 | 详细说明 |
tps | 每秒物理设备的I/O传输总量 |
rtps | 每秒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总量 |
%util | 表示一秒中有百分之几的时间用于I/O操作 |
wtps | 每秒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总量 |
bread/s | 每秒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块/s |
bwrtn/s | 每秒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块/s |
4.2各个I/O设备情况(-d)
- sar -d 1 3 (1:每隔一秒刷新一次,3:刷新3次)
- sar -d -p 1 3 #-p可以以sdx的形式显示
参数-p可以打印出sda,hdc等磁盘设备名称,如果不用参数-p,设备节点则有可能是dev8-0,dev22-0
选项 | 说明 |
rd_sec/s | 每秒从设备读取的扇区数 |
wr_sec/s | 每秒往设备写入的扇区数 |
avgrq-sz | 发送给设备的请求的平均大小(以扇区为单位) |
avgqu-sz | 发送给设备的请求队列的平均长度 |
await | 服务等待I/O请求的平均时间,包括请求队列等待时间 (单位毫秒) |
svctm | 设备处理I/O请求的平均时间,不包括请求队列等待时间 (单位毫秒) |
%util | 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 I/O 操作,即被io消耗的cpu百分比 |
如果 %util 接近 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该磁盘可能存在瓶颈。
如果 svctm 比较接近 await,说明 I/O 几乎没有等待时间;如果 await 远大于 svctm,说明I/O 队列太长,io响应太慢,则需要进行必要优化。
如果avgqu-sz比较大,也表示有大量io在等待
五:进程长度和CPU平均负载状态监控
sar -q 1 3 //1:每隔一秒刷新一次,3:总共刷新三次
输出项 | 详细说明 |
runq-sz | 运行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 |
plist-sz | 进程列表中进程(processes)和线程(threads)的数量 |
Idavg-1 | 最后1分钟的CPU平均负载,即将多核CPU过去一分钟的负载相加再除去核心数得出的平均值,5分钟和15分钟以此类推 |
Idavg-5 | 最后5分钟的CPU平均负载 |
Idavg-15 | 最后15分钟的CPU平均负载 |
blocked |
六:网络宽带监控
sar -n DEV 1 3
sar命令使用-n选项可以汇报网络相关信息,可用的参数包括:DEV、EDEV、SOCK和FULL
IFACE | 就是网络设备的名称 |
rxpck/s | 每秒钟接收到的包数目 |
txpck/s | 每秒钟发送出去的包数目 |
rxbyt/s | 每秒钟接收到的字节数 |
txbyt/s | 每秒钟发送出去的字节数 |
rxcmp/s | 每秒钟接收到的压缩包数目 |
txcmp/s | 每秒钟发送出去的压缩包数目 |
txmcst/s | 每秒钟接收到的多播包的包数目 |
查看网络信息的参数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毕竟大多数时候我们只和DEV打交道,这边我就把它举出来了。
DEV 网卡
EDEV 网卡 (错误)
NFS NFS 客户端
NFSD NFS 服务器
SOCK Sockets (套接字) (v4)
IP IP 流 (v4)
EIP IP 流 (v4) (错误)
ICMP ICMP 流 (v4)
EICMP ICMP 流 (v4) (错误)
TCP TCP 流 (v4)
ETCP TCP 流 (v4) (错误)
UDP UDP 流 (v4)
SOCK6 Sockets (套接字) (v6)
IP6 IP 流 (v6)
EIP6 IP 流 (v6) (错误)
ICMP6 ICMP 流 (v6)
EICMP6 ICMP 流 (v6) (错误)
UDP6 UDP 流 (v6)
七:一些可能会用到的选项
将结果输出到文件(-o)和读取记录信息(-f)
-f可以读取二级制存储的数据文件,所以我们也可以用它来读取之前的日志文件中的系统数据
监控indo、文件和其他内核监控
sar -v 1 3
dentunusd | 目录高速缓存中未被使用的条目数量 |
file-nr | 文件句柄(file handle)的使用数量 |
inode-nr | 索引节点句柄(inode handle)的使用数量 |
pty-nr | 使用的pty数量 |
内存分页监控:sar -B 1 3
pgpgin/s | 表示每秒从磁盘或SWAP置换到内存的字节数(KB) |
pgpgout/s | 表示每秒从内存置换到磁盘或SWAP的字节数(KB) |
fault/s | 每秒钟系统产生的缺页数,即主缺页与次缺页之和(major + minor) |
majflt/s | 每秒钟产生的主缺页数 |
pgfree/s | 每秒被放入空闲队列中的页个数 |
pgscank/s | 每秒被kswapd扫描的页个数 |
pgscand/s | 每秒直接被扫描的页个数 |
pgsteal/s | 每秒钟从cache中被清除来满足内存需要的页个数 |
%vmeff | 每秒清除的页(pgsteal)占总扫描页(pgscank+pgscand)的百分比 |
要判断系统瓶颈问题,有时需几个 sar 命令选项结合起来
怀疑CPU存在瓶颈,可用 sar -u 和 sar -q 等来查看
怀疑内存存在瓶颈,可用 sar -B、sar -r 和 sar -W 等来查看
怀疑I/O存在瓶颈,可用 sar -b、sar -u 和 sar -d 等来查看
八:压力测试实验
8.1测试cpu占用率
8.1.1测试前cpu数据
8.1.2安装stress并进行测试
-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y
- yum install stress -y
8.1.3进行测试后的数据
8.2测试内存占用率
8.2.1测试前内存数据
8.2.2使用stress命令进行测试
- stress --vm 2 --vm-bytes 1G --vm-hang 100 --timeout 100s
- 开启2个进程分配内存,每次分配1GB内存,保持100秒后释放,100秒后退出
8.2.3进行测试后的数据
8.3测试I/O与传输速率与磁盘使用情况
8.3.1测试前数据
8.3.2使用stress命令进行测试
stress --io 15 --hdd 15 --timeout 600
8.3.3进行测试后的数据
8.4检测网络流量
8.4.1测试前的数据
8.4.2在另一台机器安装ab工具并进行测试
- yum install httpd-tools -y
-
- ab -n 40000 -c 1000 http://192.168.137.10/
- -n指定并发数
- -c指定并发次数
- 注意:网址后面一定要加上 / 斜杠结尾
8.4.3进行测试后的数据
九:总结
sar功能全面,可以统计很多系统数据
整体CPU使用统计;各个CPU使用统计;内存使用情况统计;整体I/O情况;各个I/O设备情况;网络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