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B树及C#实现(2)数据的读取及遍历

图解,c#,实现,数据,读取,遍历 · 浏览次数 : 446

小编点评

**B树的性能分析** B树是一种多路平衡查找树,可以基于二分查找的思路来查询数据。B树的数据量远大于 Degree 的情况下,B树的 Degree 越大,读写性能越好。 **性能指标** *顺序读:B树的读取性能最差 *随机读:B树的读取性能最优 *最小值:B树的读取性能最差 *最大值:B树的读取性能最差 *遍历:B树的读取性能最差 **数据量影响** B树的数据量远大于 Degree 的情况下,B树的 Degree 越大,读写性能越好。 **结论** B树是一种多路平衡查找树,可以基于二分查找的思路来查询数据。B树的性能与数据量有关,在相同的数据量下,B树的 Degree 越大,读写性能越好。

正文

前言

本文为系列文章

  1. B树的定义及数据的插入
  2. 数据的读取及遍历(本文)
  3. 数据的删除

前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 B树 的基本概念及其插入算法。本文将基于前一篇的内容,为大家介绍插入到 B树 中的数据该怎么读取及遍历,

本文的代码基于前一篇文章的代码,已经实现的功能可能会被省略,只介绍新增的功能。

在本文开始前,再次复习下 B树 的顺序特性:

  • 每个 节点 中的 Item 按 Key 有序排列(规则可以是自定义的)。
  • 升序排序时,每个 Item 左子树 中的 Item 的 Key 均小于当前 Item 的 Key。
  • 升序排序时,每个 Item 右子树 中的 Item 的 Key 均大于当前 Item 的 Key。

理解数据的顺序性对本文的理解至关重要。

查询数据

算法说明

B树 是基于二分查找算法进行设计的,某些资料中你也会看到用 多路搜索树 来归类 B树。

在 B树 中查找数据时,二分体现在两个方面:

  1. 在节点中查找数据时,使用二分查找算法。
  2. 当节点中找不到数据时,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找到下一个节点。

具体的查找过程如下:

  1. 从根节点开始,在节点中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查找数据。
  2. 如果没有找到数据,则根据查找的 Key 值与节点中的 Key 值的大小关系,决定下一个节点的位置。
  3. 重复步骤 1 和 2,直到找到数据或者找到叶子节点。如果在叶子节点中也没有找到数据,则说明数据不存在。

举例说明:
在下面的 B树 中,查找 Key 为 8 的数据。

  1. 从根节点开始,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没有找到数据
  2. 根据 Key 值与节点中的 Key 值的大小关系,决定下一个节点的位置应该在 6 和 9 之间,也就是 6 的右子树。
  3. 在 6 的右子树中,使用二分查找算法找到了数据。

代码实现

前一篇文章我们定义了 Items 类,用于存储节点中的数据,并且在一开始就定义了一个二分查找算法,用于在 Items 查找 Item。

前一篇用它来找到合适的插入位置,现在我们用寻找已经存在的数据。

在当前节点找到 Item 时,index 对应的就是 Item 的位置。没找到时则代表下一个子树的索引。

理解代码时请参考下图:

internal class Items<TKey, TValue>
{
    public bool TryFindKey(TKey key, out int index)
    {
        if (_count == 0)
        {
            index = 0;
            return false;
        }

        // 二分查找
        int left = 0;
        int right = _count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dle = (left + right) / 2;
            var compareResult = _comparer.Compare(key, _items[middle]!.Key);
            if (compareResult == 0)
            {
                index = middle;
                return true;
            }

            if (compareResult < 0)
            {
                right = middle - 1;
            }
            else
            {
                left = middle + 1;
            }
        }

        index = left;
        return false;
    }
}

在 Node 中,我们需要找到合适的子树,然后递归调用子节点的 TryFind 方法。

internal class Node<TKey, TValue>
{
    public bool TryFind(TKey key, out Item<TKey, TValue?> item)
    {
        if (_items.TryFindKey(key, out int index))
        {
            item = _items[index];
            return true;
        }

        if (IsLeaf)
        {
            item = default!;
            return false;
        }

        return _children[index].TryFind(key, out item);
    }
}

BTree 类中,我们只需要调用根节点的 TryFind 方法即可。

public sealed class BTree<TKey, TValue> : IEnumerable<KeyValuePair<TKey, TValue?>>
{
    public bool TryGetValue([NotNull] TKey key, out TValue? value)
    {
        ArgumentNullException.ThrowIfNull(key);

        if (_root == null)
        {
            value = default;
            return false;
        }

        if (!_root.TryFind(key, out var item))
        {
            value = default;
            return false;
        }

        value = item.Value;
        return true;
    }
}    

查询最值

算法说明

B树的顺序性使得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找到最值。

  1. 最小值:从根节点开始,一直往左子树走,直到叶子节点。
  2. 最大值:从根节点开始,一直往右子树走,直到叶子节点。

可以看到,B树 寻找最值的时间复杂度只和树的高度有关,而不是数据的个数,如果树的高度为 h,那么时间复杂度为 O(h)。只要树的 度(degree) 足够,每层能放的数据其实是很多的,那么树的高度就会很小,查询最值的时间复杂度也很小。

代码实现

internal class Node<TKey, TValue>
{
    public Item<TKey, TValue?> Max()
    {
        // 沿着右子树一直走,直到叶子节点,叶子节点的最大值就是最大值
        if (IsLeaf)
        {
            return _items[ItemsCount - 1];
        }

        return _children[ChildrenCount - 1].Max();
    }

    public Item<TKey, TValue?> Min()
    {
        // 沿着左子树一直走,直到叶子节点,叶子节点的最小值就是最小值
        if (IsLeaf)
        {
            return _items[0];
        }

        return _children[0].Min();
    }
}

BTree 类中,我们只需要调用根节点的 Max 和 Min 方法即可。

public sealed class BTree<TKey, TValue> : IEnumerable<KeyValuePair<TKey, TValue?>>
{
    public KeyValuePair<TKey, TValue?> Max()
    {
        if (_root == null)
        {
            throw new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BTree is empty.");
        }

        var maxItem = _root.Max();
        return new KeyValuePair<TKey, TValue?>(maxItem.Key, maxItem.Value);
    }

    public KeyValuePair<TKey, TValue?> Min()
    {
        if (_root == null)
        {
            throw new InvalidOperationException("BTree is empty.");
        }

        var minItem = _root.Min();
        return new KeyValuePair<TKey, TValue?>(minItem.Key, minItem.Value);
    }
}

B树的遍历

算法说明

B树的遍历和二叉树的遍历是相通的,都可以分为深度遍历和广度遍历。深度遍历又分为先序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

本文将以中序遍历为例介绍 B树 的遍历,通过中序遍历可以对 B树 中的数据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其他遍历方式的也都可以理解成 二叉树 遍历方式的拓展,有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自行尝试实现一下。

不过,B树的遍历和二叉树的遍历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我们先来看一下二叉树的中序遍历。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分为下面几步:

  1. 先遍历左子树。
  2. 访问当前节点。
  3. 遍历右子树。

在每个子树中,重复上面的步骤。

以下面的二叉树为例再次说明一遍:

  1. 先遍历 8 的左子树 T1

  2. 在 T1 中先遍历 4 的左子树 T2

  3. 在 T2 中先遍历 2 的左子树,只有一个节点,直接访问 1,

  4. 在 T2 中访问 2

  5. 在 T2 中遍历 2 的右子树,只有一个节点,直接访问 3,T2 遍历完毕

  6. 在 T1 中访问 4

  7. 在 T1 中遍历 4 的右子树 T3

  8. ... 以此类推,直到遍历完整棵树。

B树的中序遍历也是类似的,只不过 B树 的节点中有多个 Item 和 多个 子树,我们需要遍历每个 Item 的 左右子树以及 Item 。
B树的中序遍历分为下面几步:

  1. 遍历节点中的第一个子树,也就是第一个 Item 的左子树。
  2. 遍历节点中的第一个 Item。
  3. 遍历节点中的第二个子树,也就是第一个 Item 的右子树。
  4. 直至遍历完所有的 Item,遍历节点中的最后一个子树。

在每个子树中,重复上面的步骤。

如下图所示,我们以中序遍历的方式遍历 B树,会先遍历 3 的左子树,然后访问 3,再遍历 3 的右子树,直至遍历完 9 的右子树。

代码实现

遍历每个节点的 Item 和 子树,我们可以使用递归的方式实现,代码如下:

internal class Node<TKey, TValue>
{
    public IEnumerable<Item<TKey, TValue?>> InOrderTraversal()
    {
        var itemsCount = ItemsCount;
        var childrenCount = ChildrenCount;
        if (IsLeaf)
        {
            for (int i = 0; i < itemsCount; i++)
            {
                yield return _items[i];
            }

            yield break;
        }

        // 左右子树并不是相当于当前的 node 而言,而是相对于每个 item 来说的
        for (int i = 0; i < itemsCount; i++)
        {
            if (i < childrenCount)
            {
                foreach (var item in _children[i].InOrderTraversal())
                {
                    yield return item;
                }
            }

            yield return _items[i];
        }

        // 最后一个 item 的右子树
        if (childrenCount > itemsCount)
        {
            foreach (var item in _children[childrenCount - 1].InOrderTraversal())
            {
                yield return item;
            }
        }
    }
}

BTree 实现了 IEnumerable 接口,以便我们可以使用 foreach 循环来遍历 BTree 中的所有 Item,其代码只要调用 Node 的 InOrderTraversal 方法即可:

public sealed class BTree<TKey, TValue> : IEnumerable<KeyValuePair<TKey, TValue?>>
{
    public IEnumerator<KeyValuePair<TKey, TValue?>> GetEnumerator()
    {
        foreach (var item in _root!.InOrderTraversal())
        {
            yield return new KeyValuePair<TKey, TValue?>(item.Key, item.Value);
        }
    }

    IEnumerator IEnumerable.GetEnumerator()
    {
        return GetEnumerator();
    }
}

Benchmarks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 Degree 对 BTree 的性能的影响。

注意,我们这里只考虑 B树的数据量远大于 Degree 的情况。

我们使用 BenchmarkDotNet 来测试,测试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BTreeWriteBenchmarks
{
    [Params(2, 3, 4, 5, 6)] public int Degree { get; set; }
    
    private HashSet<int> _randomKeys;
    
    [GlobalSetup]
    public void Setup()
    {
        _randomKeys = new HashSet<int>();
        var random = new Random();
        while (_randomKeys.Count < 1000)
        {
            _randomKeys.Add(random.Next(0, 100000));
        }
    }
    
    [Benchmark]
    public void WriteSequential()
    {
        var bTree = new BTree<int, int>(Degree);
        for (var i = 0; i < 1000; i++)
        {
            bTree.Add(i, i);
        }
    }
    
    [Benchmark]
    public void WriteRandom()
    {
        var bTree = new BTree<int, int>(Degree);
        foreach (var key in _randomKeys)
        {
            bTree.Add(key, key);
        }
    }
}

public class BenchmarkConfig : ManualConfig
{
    public BenchmarkConfig()
    {
        Add(DefaultConfig.Instance);
        Add(MemoryDiagnoser.Default);
            
        ArtifactsPath = Path.Combine(AppContext.BaseDirectory, "artifacts", DateTime.Now.ToString("yyyy-mm-dd_hh-MM-ss"));
    }
}

new BenchmarkSwitcher(new[]
{
    typeof(BTreeReadBenchmarks),
}).Run(args, new BenchmarkConfig());

我们测试了 4 项性能指标,分别是顺序读、随机读、最小值、最大值、遍历,测试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在相同的数据量下,Degree 越大,性能越好,这是因为 Degree 越大,BTree 的高度越小,所以每次查找的时候,需要遍历的节点越少,性能越好。

但是不是真的 Degree 越大就越好呢,我们再来看下写入性能的测试结果:

public class BTreeWriteBenchmarks
{
    [Params(2, 3, 4, 5, 6)] public int Degree { get; set; }
    
    private HashSet<int> _randomKeys;
    
    [GlobalSetup]
    public void Setup()
    {
        _randomKeys = new HashSet<int>();
        var random = new Random();
        while (_randomKeys.Count < 1000)
        {
            _randomKeys.Add(random.Next(0, 100000));
        }
    }
    
    [Benchmark]
    public void WriteSequential()
    {
        var bTree = new BTree<int, int>(Degree);
        for (var i = 0; i < 1000; i++)
        {
            bTree.Add(i, i);
        }
    }
    
    [Benchmark]
    public void WriteRandom()
    {
        var bTree = new BTree<int, int>(Degree);
        foreach (var key in _randomKeys)
        {
            bTree.Add(key, key);
        }
    }
}

测试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Degree 越大,写入性能也越好,每个节点的容量够大,需要分裂的次数就变少了。

总结

  • B树是一种多路平衡查找树,可以基于二分查找的思路来查询数据。
  • B树的数据量远大于 Degree 的情况下,B树的 Degree 越大,读写性能越好。如果是磁盘中的实现,每个节点要考虑到磁盘页的大小,Degree 会有上限。

参考资料

Google 用 Go 实现的内存版 B树 https://github.com/google/btree

与图解B树及C#实现(2)数据的读取及遍历相似的内容:

图解B树及C#实现(2)数据的读取及遍历

前言 本文为系列文章 B树的定义及数据的插入 数据的读取及遍历(本文) 数据的删除 前一篇文章为大家介绍了 B树 的基本概念及其插入算法。本文将基于前一篇的内容,为大家介绍插入到 B树 中的数据该怎么读取及遍历, 本文的代码基于前一篇文章的代码,已经实现的功能可能会被省略,只介绍新增的功能。 在本文

图解B树及C#实现(1)

前言 B树(B-tree),也常被记作 B-树,其中“-”不发音。B树的发明者 Rudolf Bayer 和 Edward M. McCreight 并没有给B树中的 B 明确的定义,大家也不必对此纠结太多。 B+树是B树的变体,两者的适用场景是不一样的,以后也会给大家带来B+树的介绍。 本系列将用

图解B树及C#实现(3)数据的删除

前言 本文为系列文章 B树的定义及数据的插入 数据的读取及遍历 数据的删除 阅读本文前,建议先复习前两篇文章,以便更好的理解本文。 从删除的数据所在的节点可分为两种情况: 从叶子节点删除数据 从非叶子节点删除数据 无论从叶子节点还是非叶子节点删除数据时都需要保证B树的特性:非根节点每个节点的 key

咬文嚼图式的介绍二叉树、B树/B-树

网上的很多博客都是只有文字说明,比较抽象,所以笔者决定自己画一些图来解释二叉树,二叉搜索树,B树/B-树。

【转帖】MySQL索引

数据表如何用索引快速查找 索引是 排好序的快速查找的数据结构 索引存储在文件系统中 索引的文件存储形式与存储引擎有关 索引数据结构:可以是二叉树、红黑树、Hash表、B-Tree、B+Tree 1、二叉树 使用索引的如下图:(如果是使用二叉树结构)每一个节点都存放数据行的磁盘地址【快速定位到数据】

一图讲清楚公众号扫码关注绑定手机号自动登录

日常开发中,相信不管做 C 端还是 B 端业务的同学都会遇到微信相关的业务,比如微信登录、微信支付、公众号扫码关注等场景。 最近博主在做公众号扫码关注自动登录这一块的业务,因此总结绘制了一张**公众号扫码关注绑定手机号自动登录**流程图分享给大家。 ![扫码关注绑定手机自动登录](https://p

甩出11张图-让我们来构想(实现)一个倒排索引

甩出11张图-让我们来构想(实现)一个倒排索引 数据检索系列文章 倒排索引的简介 在介绍倒排索引之前,先看看传统b+tree索引是如何存储数据的,每次新增数据的时候,b+tree就会往自身节点上添加上新增数据的key值,如果节点达到了分裂的条件,那么还会将一个节点分裂成两个节点。 想一个场景,如果对

Idefics2 简介: 为社区而生的强大 8B 视觉语言模型

我们很高兴在此发布 Idefics2,这是一个通用的多模态模型,接受任意文本序列和图像序列作为输入,并据此生成文本。它可用于回答图像相关的问题、描述视觉内容、基于多幅图像创作故事、从文档中提取信息以及执行基本的算术运算。 Idefics2 由 Idefics1 改进而得,其参数量为 8B,具有开放许

AGC043

# AGC043 ## A.Range Flip Find Route 简单DP ## B.123 Triangle 推性质。 利用模运算将减法变成加法(在绝对值0/1的情况下)。 ## Giant Graph 类似于博弈论的东西。 首先考虑 $n^2$ 建图的做法,在考虑不建图,利用*虚*建边的形

高一下三调模拟赛5.13(附关于二分图匈牙利建边的详细思考)

前言注:本篇为知识性内容,A题附详解关于匈牙利算法求最大独立子集难以理解的建边问题的思考,若有不当之处感谢指出。暂时只写了A篇题解,以供帮助大家理解相关问题,剩余题解会进行补充。 又是小集训的一周,总要伴随着模拟赛... 还是五道题目: A. 攻击装置 B. 循环 C. 漫步 D. 穿越 E. 结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