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基于Alink库的随机森林模型

聊聊,基于,alink,随机,森林,模型 · 浏览次数 : 13

小编点评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算法概述** **基本原理:** * 随机抽样训练集:从训练集中随机选择样本进行构建决策树。 * 随机选择特征:在每个决策树的节点,只考虑特征集的一个随机子集。 * 建立决策树:基于随机抽样的样本集和随机选择的特征集,构建决策树。 * 集成预测:通过投票(多数表决)决定样本的类别。 **关键要点:** * **数据准备:**数据清洗、标准化、特征选择、生成新特征。 * **模型构建:**设置树数、最大深度、特征数等参数。 * **模型训练:**设置模型参数,并行构建多个决策树。 * **模型评估和优化:**使用评估指标评估模型性能,优化模型参数。 * **模型应用:**对新数据进行预测。 **代码示例:** ```java static void c_7() throws Exception { // 数据准备 AkSourceBatchOp train_sample = new AkSourceBatchOp().setFilePath(DATA_DIR + TRAIN_SAMPLE_FILE); AkSourceBatchOp test_data = new AkSourceBatchOp().setFilePath(DATA_DIR + TEST_FILE); // 特征列选择 String[] featureColNames = ArrayUtils.removeElement(test_data.getColNames(), LABEL_COL_NAME); // 建立决策树 RandomForestClassifier classifier = new RandomForestClassifier() .setNumTrees(20) .setMaxDepth(4) .setMaxBins(512) .setFeatureCols(featureColNames) .setLabelCol(LABEL_COL_NAME) .setPredictionCol(PREDICTION_COL_NAME) .setPredictionDetailCol(PRED_DETAIL_COL_NAME) .fit(train_sample) .transform(test_data) .link(new EvalBinaryClassBatchOp() .setLabelCol(LABEL_COL_NAME) .setPredictionDetailCol(PRED_DETAIL_COL_NAME) .lazyPrintMetrics("RandomForest with Stratified Sample")); } ```

正文

概述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种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方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汇总其预测结果来完成分类或回归任务。每棵决策树的构建过程中都引入了随机性,包括数据采样和特征选择的随机性。
随机森林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1. 随机抽样训练集:随机森林通过有放回抽样(Bootstrap抽样)从训练集中抽取多个样本集,每个样本集可以重复出现或不出现某些样本。
  2. 随机选择特征:对于每个决策树的节点,在选择最优分割特征时,只考虑特征集的一个随机子集,而不是所有特征。
  3. 构建决策树:基于随机抽样的样本集和随机选择的特征集,构建决策树。
  4. 集成预测:对于分类任务,随机森林通过投票(多数表决)决定样本的类别。对于回归任务,它们采用平均值或中位数来预测目标变量。

优点

  • 高准确性:随机森林通常具有很高的准确性,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数据和任务。
  • 鲁棒性:能够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对于不平衡数据也能保持平衡。
  • 抗过拟合:通过随机抽样和特征选择的随机性,随机森林可以降低过拟合风险。
  • 适用于大规模数据:可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且具有较快的训练速度。

缺点

  • 模型解释性较差:随机森林是黑盒模型,难以提供直观的模型解释和可视化。
  • 计算资源消耗较大:相比单棵决策树,随机森林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内存空间。
  • 模型参数较多:需要调整的参数较多,调参相对复杂。
  • 可能过度生长:随机森林中的决策树可能会过度生长,导致模型复杂度过高。

Alink库中的实现

构建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算法时,有一些重要的要点和步骤,这些要点涉及数据准备、模型构建、调参等方面。下面是构建随机森林算法的关键要点:

  1. 数据准备
    • 数据清洗和预处理:处理缺失值、异常值等数据质量问题,进行数据标准化、归一化等预处理步骤。
    • 特征工程:选择合适的特征、进行特征选择、转换和生成新特征。
  2. 随机森林模型构建
    • 决定树基学习器:随机森林由多个决策树组成。选择基学习器的类型,一般是决策树,可以是CART树等。
    • 样本采样:随机选择样本进行构建每棵树,采用Bootstrap抽样方法(有放回抽样),保证每棵树的训练集不同。
    • 特征选择:每个决策树只考虑特征的随机子集,避免每棵树过分依赖某些特征。
  3. 模型训练
    • 模型参数设置:设置随机森林的参数,如树的数量、每棵树的最大深度、节点划分准则等。
    • 并行构建:由于每棵树可以独立构建,可以并行训练多棵树,提高效率。
  4. 模型调参
    • 超参数调优:使用交叉验证等方法对随机森林的超参数进行调优,如树的数量、最大深度、最小叶子节点样本数等。
    • 特征选择参数调优:调整特征选择的参数,如随机选择特征的个数等。
  5. 模型评估和优化
    • 模型评估:使用合适的评估指标(如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等)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估。
    • 模型优化: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可能需要调整模型结构、数据处理方法等。
  6. 模型应用和部署
    • 模型应用:使用训练好的随机森林模型对新数据进行预测。
    • 模型部署:将训练好的模型集成到实际应用中,提供预测服务。

分类

Alink库中RandomForestClassifier随机森林组件支持分类的应用场景。该算子函数的说明可参考
实现代码:

/**
 * 随机森林算法
 * 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参数设置如下:
 * 1. 设置树的棵数(森林就是由树组成,因此需要设置树的棵数)
 * 2. 设置最大深度
 * 3. 设置分箱最大值(分箱binning,就是将连续特征数据离散化/分段,变成离散值;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方式)
 * */
static void c_7() throws Exception {
    AkSourceBatchOp train_sample = new AkSourceBatchOp().setFilePath(DATA_DIR + TRAIN_SAMPLE_FILE);
    AkSourceBatchOp test_data = new AkSourceBatchOp().setFilePath(DATA_DIR + TEST_FILE);

    String[] featureColNames = ArrayUtils.removeElement(test_data.getColNames(), LABEL_COL_NAME);

    new RandomForestClassifier()
        .setNumTrees(20)
        .setMaxDepth(4)
        .setMaxBins(512)
        .setFeatureCols(featureColNames)
        .setLabelCol(LABEL_COL_NAME)
        .setPredictionCol(PREDICTION_COL_NAME)
        .setPredictionDetailCol(PRED_DETAIL_COL_NAME)
        .fit(train_sample)
        .transform(test_data)
        .link(
            new EvalBinaryClassBatchOp()
                .setLabelCol(LABEL_COL_NAME)
                .setPredictionDetailCol(PRED_DETAIL_COL_NAME)
                .lazyPrintMetrics("RandomForest with Stratified Sample")
        );

    BatchOperator.execute();
}

回归

Alink库中RandomForestRegressor随机森林组件支持回归的应用场景。该算子函数的说明可参考
实现代码:

/**
* 随机森林算法
* 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参数设置如下:
* 1. 从2-128,设置决策树的数量
* 2. 设置特征列
* 3. 设置标签列
*/
for (int numTrees : new int[] {2, 4, 8, 16, 32, 64, 128}) {
    new RandomForestRegressor()
        .setNumTrees(numTrees)
        .setFeatureCols(FEATURE_COL_NAMES)
        .setLabelCol(LABEL_COL_NAME)
        .setPredictionCol(PREDICTION_COL_NAME)
        .fit(train_data)
        .transform(test_data)
        .link(
            new EvalRegressionBatchOp()
                .setLabelCol(LABEL_COL_NAME)
                .setPredictionCol(PREDICTION_COL_NAME)
                .lazyPrintMetrics("RandomForestRegressor - " + numTrees)
        );
    BatchOperator.execute();
}

与聊聊基于Alink库的随机森林模型相似的内容:

聊聊基于Alink库的随机森林模型

概述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种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方法,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汇总其预测结果来完成分类或回归任务。每棵决策树的构建过程中都引入了随机性,包括数据采样和特征选择的随机性。 随机森林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如下: 随机抽样训练集:随机森林通过有放回抽

聊聊基于Alink库的主成分分析(PCA)

概述 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技术,用于将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的特征空间。其目标是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特征转化为一组新的互相无关的变量,这些新变量称为主成分,它们按照方差递减的顺序排列,以保留尽可能多的原始数据信息。 主

聊聊基于Alink库的推荐系统

概述 Alink提供了一系列与推荐相关的组件,从组件使用得角度来看,需要重点关注如下三个方面: 算法选择 推荐领域有很多算法,常用的有基于物品/用户的协同过滤、ALS、FM算法等。对于不同的数据场景,算法也会在计算方式上有很大的变化。 推荐方式 输入信息可以有多种选择,输入结果也有多种情况。 同时输

聊聊基于Alink库的决策树模型算法实现

示例代码及相关内容来源于《Alink权威指南(Java版)》 概述 决策树模型再现了人们做决策的过程,该过程由一系列的判断构成,后面的判断基于前面的判断结果,不断缩小范围,最终推出结果。 如下,基于决策树模型预测天气,是最常见的示例。天气的整个预测过程,就是不断地判断推测的过程。 特征分类 特征数据

C#如何创建一个可快速重复使用的项目模板

写在前面 其实很多公司或者资深的开发都有自己快速创建项目的脚手架的,有的是魔改代码生成器实现,有的直接基于T4,RazorEngine等模板引擎打造;但无论如何,其最终目的其实就是搭建一个自定义项目模板(脚手架)。 今天我们聊聊:如何基于官方的cli donet new 命令创建自己的项目模板。 什

聊聊日志聚类算法及其应用场景

阅读《[基于 Flink ML 搭建的智能运维算法服务及应用](https://mp.weixin.qq.com/s/yhXiQtUSR4hxp9XWrkiiew "基于 Flink ML 搭建的智能运维算法服务及应用")》一文后,对其中日志聚类算法有了些思考。 ### 概述 日志聚类,简而言之是对

聊聊Transformer和GPT模型

本文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一书阅读摘要。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原文。 可以说,Transformer已经成为深度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技术进步的最亮眼成果之一。Transformer能够催生出像ChatGPT这样的最新人工智能应用成果。 ## 序列到序列(seq2seq) Transformer能实现的核心

聊聊我认为的分布式、集群实现关键点

基于常见的中间件(Mysql、ElasticSearch、Zookeeper、Kafka、Redis)等分布式集群设计的机制,自己总结了在在集群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通用问题。 ### 节点通信机制 主节点的增加、删除、通信机制。 ### 路由算法 即数据路由到哪个节点的策略机制。在集群内有多个节点,

聊聊Spring Cloud Gateway

Spring Cloud Gateway是基于Spring Boot 2.0、Spring WebFlux和Project Reactor等技术开发的网关,它不仅提供了统一的路由请求的方式,还基于过滤链的方式提供了网关最基本的功能;解决了Spring Cloud Zuul的性能问题。

聊聊神经网络的基础知识

来自《深度学习入门:基于Python的理论与实现》 张量 Numpy、TensorFlow、Pytorch等框架主要是为了计算张量或是基于张量计算。 标量:0阶张量;12,4,3, 向量:一阶张量;[12,4,3] 矩阵:二阶张量;[ [12,4,3], [11,2,3] ] 多阶张量:多维数组;